今天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佟志勇教授带来的“复合手术治疗左侧劲动脉极重度串联狭窄”精彩病例,感谢中国医大一院心血管超声科张劲松教授在术中提供TCD监测帮助。文章较长,先分享几点总结心得给大家:
1
融合外科技术和介入技术的复合手术可以有效提高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的开通效率
2
术中TCD监测可以提供颅内血流变化的实时信息,为控制手术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3
颈内动脉直径小于4mm时,使用补片扩大颈动脉直径,将降低CEA后再狭窄率
4
所有CEA病例均需术后长期随访,并控制危险因素
佟志勇 教授
中国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AANS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会员
重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5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08年开始专门从事脑血管病外科工作。
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神经外科神经血管病中心,日本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留学。
病史简介
患者:老年,男性,
症状性左侧颈动脉极重度狭窄(95-99%)。
DWI显示:左侧额叶皮层点状高信号;
DSA显示:左侧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线样血流;
颈内动脉顺流血液和逆流血液,向岩骨段流动;
血流最终在颈内动脉C6段汇合。
诊疗经过
在复合手术室进行手术,(中国医大一院,2010年开始使用复合手术室治疗复杂脑血管病)
先行左侧CEA,术中TCD监测。
麻醉后TCD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信息。
CEA术中阻断颈动脉后,TCD显示颅内血流下降不明显,不需要建立颈动脉转流。
切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核破碎,斑块内出血,纤维帽不完整,极重度狭窄,无法辨认颈动脉内腔。
术中测量颈内动脉直径为3mm,需要使用补片增加颈内动脉直径,减少术后再狭窄率。
使用降落伞缝合法,缝合颈动脉补片;
远心端颈内动脉,降落伞法缝合补片;
近心端颈总动脉,降落伞法缝合补片;
缝合好的补片,像“柳叶”一样,成形颈动脉。
CEA后DSA显示:补片扩张了颈动脉直径;颈内动脉血流通畅,但岩骨段(C6段)狭窄。
开放颈动脉后,TCD监测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恢复到术前基础值,血流没有明显上升。
使用Gateway 4-15球囊,扩张左侧颈内动脉C6段狭窄。
球囊扩张后,颈内动脉狭窄解除。
TCD监测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上升到术前基础值的150%。
术后患者顺利出院。
计划术后一个月复查DSA和TCD。
总结
1. 融合外科技术和介入技术的复合手术可以有效提高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的开通效率;
2. 术中TCD监测可以提供颅内血流变化的实时信息,为控制手术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3. 颈内动脉直径小于4mm时,使用补片扩大颈动脉直径,将降低CEA后再狭窄率;
4. 所有CEA病例均需术后长期随访,并控制危险因素。
神外资讯微信公众订阅号可以置顶啦!!!打开手机微信(6.3.16以上版本),找到订阅号中的神外资讯公众号,打开并点击右上角头像,进入神外资讯详细信息页面后,选择置顶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将神外资讯置顶啦!从此,重要信息不再错过哦!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